8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的两张罚单,将永安财险推至公众视野。其聊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21万元,时任总经理焦宪忠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济南中心支公司同期因同类违规被罚11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张彦平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同一日两家分支机构因同一事由受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保险行业基层机构在多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与治理漏洞。 阅读量:12291
2025年8月第一周,三家银行收到监管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3570万元,折射出银行业合规管理仍存短板。其中,上海银行单家被罚3254.8万元(含没收违法所得),占总金额的91%,其总行及分支机构同时曝出多领域违规问题,引发业内对系统性合规风险的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密集出手,既体现监管层对 "穿透式" 监管的坚持,也凸显 "双罚制" 在压实机构与个人责任方面的强化应用。 阅读量:13097
近期,随着贷款中介机构的频繁出现和推广,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各种手段诱导消费者进行转贷操作,实际上是在进行违规操作,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隐患。这些贷款中介机构通过内部审批、高额低息等层层包装,诱导消费者进行系列违规操作,但实际上并没有与银行合作。
近期,中国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对银行从业者做出终身禁业的处罚决定,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终身禁业意味着被处罚者将永远无法从事银行业务,这对于一个银行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近期,河南固始农商银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但这一次的曝光与其光彩的银行业形象背道而驰。被连续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遭到法院限制消费措施,以及涉及内部员工挪用资金等负面事件,使得这家银行成为全国农商行的负面教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对浙江航天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电子”)开出了数千万元级别的罚单,成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首张罚单。这一罚单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凸显了央行对于金融市场秩序的严格监管态度和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立场。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通报称,他们侦办的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已进入移送起诉阶段。据悉,该公司通过虚假造势、夸大实力,利用线上线下推广方式面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并许诺高额收益,累计吸收6000余名受害人资金10亿余元。
近几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猛,而马上消费金融作为其中的一员,凭借着高速扩张和创新模式,已经跻身行业第一梯队。然而,尽管公司在业务规模和利润增长方面表现出色,却频频受到舆论质疑和监管部门处罚,引发了人们对其道德和合规性的质疑。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对多家银行保险机构进行处罚的消息,其中包括平安银行、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平安健康险等知名保险公司。这一轮处罚中,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涵盖了公司治理、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以及其他方面,展现出了银行保险行业内部存在的一系列乱象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非法贷款中介的存在和发展也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和多家银行纷纷发布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陷阱。
4月26日,北京证监局发布关于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经查,该公司合规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聘用未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开展相关证券业务;二是多名员工曾存在买卖股票、出借个人证券账户的行为,公司对员工行为监测监控不到位。
招商银行郑州分行最近因涉及房地产开发贷款被挪用等多项违规行为而遭受严厉处罚,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这起事件,我们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惩罚结果,更要深入探讨其中所暴露出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漏洞,以便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警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剖析这一事件,探讨招商银行郑州分行风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之策。
杭州银行最近频频因内部失误引发“乌龙事件”,再次引发了对其内控管理的关注和质疑。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不严谨,也给投资者和公众带来了信任危机。
2023年11月24日,我会对退市风险公司左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左江,300799)立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